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创新海域分层立体确权机制 推动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

2024-03-20 15:39     来源:防城港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3月18日,春意融融,海风习习,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以下简称A场址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有序推进,建设者们以“开年即开干、开干即建功”的姿态抢开新局。

A场址工程总投资97.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83台8.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同时建设风电场内220千伏海上升压站、陆上开关站、送出海缆和集电海缆等工程。项目规划容量70万千瓦,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916小时,年上网电量20.5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消耗约61.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64.26万吨,预计带动周边产业超千亿元。该工程首台风机于2023年8月19日完成吊装,2024年1月28日首批机组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作为北部湾海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A场址工程顺利通过“海域分层立体设权”方式获批海域使用权并开工建设,是全区第一个下海测风、第一个核准、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并网的海上风电标杆。为服务项目落地建设,市海洋局以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和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2+1”工程为主抓手,全流程跟踪用海保障工作,以不断创新突破的举措推动用海报批各环节“即办快结”。

不同方式、立体呈现,“一张图”绘制用海整体空间。为理顺分层关系,市海洋局与勘测单位充分沟通、研究,在《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宗海范围界定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单独标示海底电缆、海上升压站、单桩风机和重力式风机与水面、水体、海床、底土4层全域空间的立体关系,成功绘制出全区首张海域立体分层确权剖面示意图,既明确了立体高程基准、使用海域空间、高度深度设权参数,平面化展示海域分层确权部分,并分类标注不同层级功能用途,也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依据。

容缺受理、“并联”推进,“一起走”实现审批提速。项目用海审批、开工建设前涉及海底电缆路由调查审批、海域使用论证、通航安全影响评价、海洋环评等多个专题。为加速推进项目用海审批和建设步伐,市海洋局实施“绿卡行动”,实行局领导联系、业务科室主办、业务骨干专人承办的机制,全流程跟踪保障,做到“即办快结”。同时,主动“送政策上门”,通过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方式,指导项目业主通过“平行”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在项目路由取得专家复核意见的阶段性成果指导下,同步开展用海选址审查、用海公示及海域使用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评审各类专题,通过“串联”改“并联”方式,相较以往逐项审批方式,提速1个月以上,为项目“拿海即开工”添力。

分册登记、附图明示,“一日结”展现登记便捷。为推动全区首宗“海域分层立体设权”海域使用权出让的不动产登记,市海洋局加强与不动产登记部门联动,提前明确不动产登记附图、附记等记载内容及方式。针对项目宗海图坐标参数多、管缆错综复杂的情况,该局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积极研究,通过不同用海方式进行拆分立体登记,变繁为简,缩减后台复核及整合界址图所耗费的时间,确保项目在完成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后,1日内完成竞买保证金退还,1日内完成宗海分区不动产登记,为项目资金回流、开工建设节约时间成本。

2021年3月,我市首次试点“海域分层立体设权”,走在全国前列。在用海要素保障方面,A场址工程也是全区第一个绘制立体分层示意图、第一个获批穿越生态保护红线区有限人为活动认定、第一个体现不动产分层登记的用海项目。市海洋局在完成项目海域使用权出让后,绘制“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权办理流程图”,并与钦州、北海分享“海域分层立体设权”有关经验,解决沿海三市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权审批“无经验可循、无老路可走”的困境。

A场址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广西海上风电“从0到1”的突破,是我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北部湾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链,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该工程风机之间、海缆之上仍存在大量可拓展利用的海域空间,“海域分层立体设权”为日后海上风电项目与海洋牧场、观光旅游等关联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为实现“从1到N”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