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干”字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防城港市委书记黄江
□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苑长军
连日来,防城港市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今年广西新春第一会精神的热潮,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凝聚“拼干成优、争创一流”的精气神,把“干”字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以扎实开展“三个突破年”行动为主抓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如何以扎实开展“三个突破年”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月17日,防城港市委书记黄江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现代化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防城港市切实增强实干为要的自觉性、坚定性,开展招大引强突破年、重大项目突破年、改革攻坚突破年“三个突破年”行动,加快构建具有防城港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向上向好态势。
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防城港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提,创建一批自治区级、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走企纾困解难、走企问政督效、走企护商治乱”向深向实,助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发挥全市驻点招商作用,围绕钢铁、铜、铝等产业链“全景图”,实施产业链上中下游政企联合招商、场景招商,推动产业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结“群”成“势”,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促进新兴产业竞相发展。防城港市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创新“聚链集群”构建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拓展低空经济等新业态。组建人工智能发展专班,积极谋划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招商引资支持措施,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重要项目、应用场景建设。招引一批优质的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防城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助力未来产业孕育孵化。防城港市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在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金融、医药、产业、贸易、教育、医疗以及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以医学试验区、东兴产业园区等为载体,鼓励钢、铜、铝、能源、生物医药等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以前瞻眼光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加快发展向海经济。防城港市着力发展临港产业,锚定海洋经济发展新赛道,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远海风电、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不断优化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努力构建独具防城港特色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智慧港口、江海联运码头建设,努力服务打造面向东盟时间最短、成本最优、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大宗散货集散国际枢纽海港。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干是不二选择。“全市上下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全力抓好‘三个突破年’行动落实,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切实把各项改革举措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黄江表示,防城港市将激发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城园区融合发展,逐渐构建起“一县一品、一域一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选人用人导向,大胆试、大胆闯,强化创新思维,共同开创防城港市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于《广西日报》2025年02月18日第002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