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西部陆海新通道再添新引擎 广西最大自动化干散货泊位正式运营

2025-04-23 11:06     来源:防城港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号泊位工程正式启用运营(见上图),标志着北部湾港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再添新引擎。

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号泊位工程项目建设是北部湾港集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务实之举。该项目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1个20万吨级泊位,水工结构按30万吨级建设,岸线总长415米,项目设计年通过能力980万吨,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2025年2月21日通过竣工验收,2月28日获得港口经营许可证。

中交四航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码头施工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仅用18个月完成主体结构建设,较行业标准工期缩短20%,创下同类型码头建设效率新纪录。经第三方交工质量实体检测,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合格率100%,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码头水工主体结构观感创广西沿海水运项目历史新高。项目荣获防城港市优质工程奖、四航局优质工程奖、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在建设过程中,面对高27米、重逾5400吨的广西最大椭圆形沉箱安装难题,中交四航局项目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半潜驳+浮箱+起重船”安装沉箱工艺,结合自主研发的可调节组装吊具提高效率,提前43天完成了全部沉箱安装任务。针对海上施工距离远、施工海况恶劣难题,架设贝雷梁安装海上门机进行模板安拆吊装,实现“化海为陆”施工。采用“滚装船+汽车泵”海上现浇混凝土入仓工艺,化解了无后方陆域条件海上浇注混凝土难题。

中交四航局项目建设团队开展多项课题技术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一种能够提高沉箱安装精度的装置及方法”“用于预制沉箱的模具组件及方法”“用于码头泊位工程施工的监测装置及方法”“箱梁预制浇筑过程中的监测系统及方法”等四项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专利、工法、QC、论文等正在申报或整理。

“我们始终将‘品质、安全、绿色’三大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中交四航局防城港工程项目部经理陈伟介绍。项目构建了全方位智慧管理体系,采用BIM技术贯穿建设全程,及时预判施工风险点并优化工序衔接。通过部署北斗智能定位安全帽、违章识别提醒监控和设备二维码系统,实现人员、机械、工序的数字化实时监管。引入数控钢筋加工、智能张拉压浆、自动凿毛等自动化设备,以机换人,降低施工风险。项目建设实现安全、环保、零事故的记录。

(记者 李雪妮 通讯员 黄丽萍 梁剑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