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防城港市以开展招大引强突破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改革攻坚突破年“三个突破年”行动为契机,该市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指挥部协同八大工作专班、各县(市、区),聚焦稳投资、促增长目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市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4亿元,实现开工19项、竣工12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9%,实现预期目标。
机制创新提升统筹效能
防城港市重大项目管理实行“指挥部统筹制+专班负责制”双轨运行机制,各领域配齐配强项目研究服务力量,厅级领导全程靠前协调,全市已形成“垂直穿透、横向协同”的蜂巢式管理体系。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重大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的通知》,完善项目生成、快速研判、联审联批、问题协调、“红黄绿”进度通报共5个方面工作机制,明确各级职责分工、节点任务。针对前端研判时效要求,制定了《防城港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快速研判落地实施方案》,对投资体量大、产值高、对全市主导产业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量身制定快速研判机制,高位推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实施。
精准施策破解项目难题
一是抓牢关键项目。防城港市筛选了45项规模体量较大、事关产业链发展大局和基础设施补短板、民生福祉改善的项目,由厅级领导重点联系推进,加强投资形势及投资安全预警预判。二是盯紧关键问题。该市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指挥部办公室每两周与八个专班针对权重项目进行线下会商研判,逐项梳理项目存在问题,根据问题类型确定解决方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一季度,监测权重项目问题涉及土地保障类占比47.1%,配套设施建设类占比12.9%,资金保障类占比16.5%,审批类占比7%,市场变化等其他类占比16.5%。目前各类问题已推送至各解决端口限期解决,形成了从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的攻坚态势。三是实行亮灯督导。根据投资权重项目开工入统、有效投资、竣工投产、问题攻坚等情况,按月进行“红黄绿”亮灯监测通报,红灯警告项目严重滞后,黄灯提示项目慢于预期,绿灯表示项目推进顺利,以三色灯鲜明变化直观反映项目阶段性工作成效,便于各方及时调整工作措施,精准施策。
服务升级积蓄发展动能
起步开局提振信心。3月20日,防城港市组织召开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总投资300.74亿元的项目实现开工、竣工,各专班、各县(市、区)聚力抢开局、比争先、全力冲,全市上下凝聚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热潮。
政府投资项目提级论证质量大幅提升。一季度,防城港市梳理上报2025年第一批提级论证项目19个,同比增长72.7%,总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221%,为后续投资发展积蓄动能。
抢抓政策红利积极争取资金。按照“两重”“两新”工作要求,一季度防城港市向上争取“两重”“两新”项目40个,申报资金26.7亿元;争取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6个,申报资金63.55亿元;申报自治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周转金10个,资金需求1.8亿元;申报两个批次自治区本级前期经费,资金需求3.13亿元。目前已有9个项目获“两新”资金4089.47万元,13个项目获自治区本级前期经费2890万元,其余资金尚待国家、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审核中。
工具赋能项目管理提升。量身打造“防城港市产业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系统”,该系统贯穿项目全周期管理,有效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指标多头调度的问题,打通了项目前端招引、中端研判、后端落地建设即时调度的堵点,实现项目招引建设、产业链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涉企诉求问题等线上同频管理调度,全市项目服务迈入精准监测新阶段。
项目结构持续优化
围绕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一季度,防城港市共实施重大项目580个。从项目领域看,产业项目398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培育以及能源安全保障区核心基地建设,实施港口生态铝产业链等项目,总投资483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40个,突出公路、铁路、港航、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实施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项目、那板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195亿元。社会民生项目42个,突出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施市第九小学、市第十中学、市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总投资146亿元;从实施阶段看,防城港市按照谋划生成、前期工作、开工入统、在建加速、竣工投产等主要节点,建立了环环相扣、转化跟踪的项目推进体系,计划新开工项目90个,总投资1145亿元,推动新增有效投资拉动;续建项目142个,总投资1758亿元,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计划竣工投产项目59个,总投资541亿元,加快释放发展新动能;前期储备项目289个,总投资2736亿元,构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
(记者 张雪)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