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力改革创新领跑广西产业园区

政区合一 聚链集群 数智赋能

2025-07-21 08:43     来源:防城港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成功打造广西首个2000亿元产业园区,钢铁全行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广西钢铁集团(柳钢防城港基地)打造“全国首个5G云上钢厂”……

近年来,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传统产业发展短板、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等发展瓶颈,聚力改革攻坚,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水平、政务服务效率实现大幅提升,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连续9年排广西园区第一。

政区合一

实现“企业寻服务”到“服务找企业”

——构建“扁平集约”一体化服务体系。港口区委、区政府与防城港经开区管委会实行一体化管理,港口区17个政府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政区合一”管理模式,创新设置经开区企业服务局等机构,出台企业绿卡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20多项制度,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化激励机制,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体系。线上搭建“经开区智慧服务平台”,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和“云帮办”服务;线下实行“全流程帮办代办”制度,持续开展“零距离服务企业日”“亲清直通车”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0.5个工作日内,并为开办企业实施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

——创建“集成打包”一站式服务体系。推行“合署办公”模式,港口区各职能部门集中园区办公,港口区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防城港经开区管委会办公楼,为企业提供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最小颗粒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让企业办事“一看就懂、一用就会、一次办成”。全面推进“简易办”改革,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8%以上。

聚链集群

实现“一枝独秀”到“集群发展”

——推行“聚企成链”全链条发展模式,激活“聚变效应”。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引资路线图,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靶向”精准招商,推动园区从临港产业粮油“一枝独秀”向钢铁、铜、铝、能源、粮油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多极支撑”转变。

——推行“以商招商”招商引资模式,释放“乘法效应”。围绕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柳钢防城港基地)等链主企业,依托防城港市5个驻点招商联络处、8个产业定向招商专班,构建“以商招商、以企引企”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前端对接、中端研判、后端落地”闭环体系,搭建投资合作更加便利的渠道,招引落户年产300万吨精密镀锌钢制品等8个重大产业链配套项目,实现招来一个、引进一串的招商“乘法”效应。截至2025年6月,防城港经开区钢铁产业上下游企业33家,全市钢材年产量超2500万吨。

——推行“七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激发“滚动效应”。按照谋划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七个一批”模式推进项目建设,抓好项目滚动管理,截至2025年6月,园区内统筹推进重点项目140个,总投资额约2325亿元。江苏国强、汇金锂电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数智赋能

实现“传统园区”到“新质园区”

——构建传统产业全流程升级发展模式。聚焦钢、铜、铝、能源等临港支柱产业,强化“技术改造+链条延伸+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开放合作”全流程发展模式,服务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加大环保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拓宽产业链等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数实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完成“智改数转”诊断。成功打造一批国家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广西首个优化进口铜精矿检验监管模式试点启动,通过“智慧商检”和铁矿石远程查验等通关创新模式,港内集疏运效率提升80%,每年为企业减少综合成本支出1亿元。

(记者 李映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