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内外贸协同发展 口岸经济赋能提速

2025-11-03 09:43     来源:防城港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十四五”期间,我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内贸流通活力持续释放,口岸能级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内贸流通活力释放

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居民消费从基本生活型向品质享受型加速转变。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在政策刺激下(如购车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以来,聚焦汽车、家电、电动车三大板块,累计带动汽车、家电消费突破3亿元。特别是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中,2024年我市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率位居全区前三。2025年启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持续推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服务消费活力持续增强。我市餐饮、住宿、文旅、娱乐等服务消费发展势头强劲,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持续活跃,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品质化、智能化趋势明显,线上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我市成功策划并举办多轮次、多层次、多领域的促消费活动。积极打造消费节庆品牌,持续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防城港购物节”“乐购防城港”、年货节、美食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各类促消费活动,有效聚集人气、激发消费热情。举办北部湾开海节直播嘉年华、专场直播带货等活动,引导传统零售企业通过团购直播、线上送券活动等方式,加快推进零售企业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市场主体培育效果不断增强。我市优化企业服务,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提升服务重点企业水平,大力发展“小上限”,积极做好临港工业企业及边境批发贸易企业的商贸服务工作。2021年以来,我市推动广西首那供应链集团、广西澳加粮油销售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市鸿骏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上限入统,进一步壮大批零住餐市场主体。

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我市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零售、餐饮企业和主要商品市场的运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和联动机制,确定了重点保供企业名录,确保在突发事件下(如疫情、自然灾害)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有效保障了民生对外贸易实现稳步增长,开放合作深化拓展。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临港外贸稳步发展。防城港是我国最大的硫磺中转、磷酸出口港以及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中转基地,也是中国南方能源和原材料的转运中心,与全球100多个国家、20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全国首趟“南非—防城港—安龙”锂辉石铁海联运班列、广西首趟“越南同奈—中国广西—中国云南”氧化铝铁水联运班列开行。全市大宗商品进口从“十三五”末的400亿元到2024年的868亿元,预计“十四五”末达到1000亿元规模,实现翻一番。其中铜精矿、铁矿等资源性商品进口量逐年攀升,辐射广西及西南地区,占全区的1/4,全市进口量长期排广西第一,稳固资源进口并支撑全国商品出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与东盟贸易合作深化。防城港市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加快构建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地经防城港到东盟的铁公海联运国际大通道,打造一批边境落地加工园区和一批边境大型物流园区。创新“互市+互助”“互市+专业市场” 模式,持续扩大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规模和效益,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率从2020年的10%提升到2024年的30%,不断构建多元产销分拨体系。同时,依托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加大对东盟国家优质传统药材进口落地加工支持力度,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商贸物流基地。东盟一直以来是防城港市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对东盟国家进出口473.1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36.9%。

外经贸创新与新业态培育成效明显。防城港市强化外经贸“首发”培育,积极开辟市场新路径。2023年以来,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混矿”业务量突破百万吨,货值实现百亿元,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贸易额排全国保税物流中心前三。2024年,防城港市落地广西首个优化进口铜精矿检验监管模式试点,防城港口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粮食类采制样系统性能鉴定的口岸,培育了防城港首个沥青保税仓,实现广西首单“保税物流”进口石油化工产品(沥青),获得全国首个新型边民互市贸易代理人付汇试点政策,实施全国首笔边民互市贸易代理人付汇试点业务;2025年,获批中国(防城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市首个跨境电商清关中心东兴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投入运营,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出口净增长达61亿元,跨境电商进入较快增长阶段。成功培育广西首票越南进口冷冻榴莲肉从东兴口岸入境,推动全区首支自贸区外的QFLP基金成功落地。

口岸经济蓬勃发展

口岸开放验收实现突破。“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来,我市海港口岸方面共推动15个泊位顺利通过自治区正式对外开放验收并正式对外启用,包括企沙港区防钢基地3#、5#泊位、17#-18#泊位,赤沙作业区1#-2#泊位,渔氵万港区401#、404#、405#、406#、501#、513#-516#泊位;推动防城港口岸进境水果整改项目、进境粮食(B型)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并投入使用。5年来,推动海港泊位开放数之多、效率之快创历史新高。沿边陆路口岸方面推动东兴口岸、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的货检、旅检通道扩大开放相继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营,形成 “货运 +旅检” 综合功能,助力边民往来与经贸合作。

口岸经济产业基础不断完善。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综合保税区申请进入国家审批。东兴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水果、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植物种苗、进境冰鲜水产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效率。中越东兴—芒街智慧口岸项目加快建设,高效配合自治区商务厅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成功推动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与越南广宁省委书记武大胜签订中越东兴—芒街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并列入2025年中越联合声明中支持的事项。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