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奔涌
全市实有民营经济主体14.03万户,占实有经营主体99.8%
本报讯(记者 黄 山) 今年初以来,我市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推动民营经济规模与质量实现同步跃升。截至10月底,全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14.03万户,同比增长13.54%,占实有经营主体99.8%,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内生动力。
量质齐升,发展活力更加凸显。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抓手,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9家。科技创新也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例如,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15年蝉联广西民企百强榜首;全市7家企业入围2025广西民企100强,7家企业入围2025广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入围企业数比上一年增加3家。
厚植沃土,精准滴灌激发活力。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我市建立重大项目专班负责制,厅级领导作为专班负责人统筹领衔落实重大项目推进,一批民营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招商、落地、投产。搭建“亲清直通车”“民企会客厅”“亲商助商”等平台,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解决企业实际需求。比如,建立“企业提需、政府响应”逆向服务模式,对民营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政策资源,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举办“金融集市”助推银行与民企签约授信,激发市场活力,仅8月就推动5家企业与银行授信104.6亿元。深化法治护航,通过开展“法治体检”等,提供合同审查、梳理法律风险点等法律服务。
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参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有1307家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等行动,投资总额8.69亿元,2家民营企业获评2024年广西“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